專題背景 很少有人把拖地擦桌子當成一個產業。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它已經成為服務數億人口生活的一個產業,被稱為“清潔產業。”
記者從日前在京舉行的2013中國國際清潔產業博覽會論壇上獲悉,2012年,我國清潔產業年產值達3200億元,其中清潔服務業產值達到約500億元,且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著,解決了千萬人的就業問題,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點。但是,亮點之下也有隱憂。目前,該行業利潤普遍不足3%,后勁不足,亟待轉型發展。
現狀透視
用工成本上升促行業轉變服務模式
用工成本上升是當前很多企業面臨的困局。
“我們做清潔已經有20多年了,現在感覺到越來越難做。”北京三幸美潔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閩直言,人力成本不斷增加,使得用廉價勞動力從事保潔行業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他舉例說:“用北京最低標準月工資1400元招聘,沒有人愿意來。工資每年以10%的速度上漲,但承包費用卻沒有以相同的速度上漲,企業經營非常難。”
“十幾年來,我們的企業專做保潔,其他什么都不做,已經從兩三百萬元的業務量,發展到如今的4個億了。”上海至誠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凌永富介紹,清潔服務是勞動力密集的行業,在服務公司的成本中,70%是勞動力成本。但勞動力近年來逐年上漲,每年的漲幅基本都在10%左右,招工難問題并未緩解,而客戶、企業在選用清潔公司時又要降低費用,這導致清潔公司在經營中遭遇不少困難。根據協會的統計,行業普遍利潤不足3%。
中國國際清潔產業博覽會組委會秘書長羅興表示,整個清潔服務行業,有一千萬就業的群體。據推算,勞動力成本占了其服務產值五百億的一半。
但在國邦清潔設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陳乃邦看來,勞動力成本的上漲也能推動清潔行業質量標準的建立。他表示,對清潔設備企業來說,應當改變過去數年在生產成本上做“減法”,讓設備變成低值易耗品的做法,而是應當適當地做“加法”,從保證使用壽命、提高作業效率的角度,促進行業的高質發展。
“保潔公司渴望規范,越規范我們的風險越小。”河南圓方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榮介紹,“有一次,我公司去上海參加一個投標,中標后對方要求公司給員工上幾險幾金,后來簽下了合同,年終時給了13個月工資,我不敢吭聲,還以為多給我一個月工資呢,上海非常規范。”
深圳市潔雅清潔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曉芬表示,保潔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人力成本高,風險也比較大,因此必須轉變作業模式,即人機結合。“我們企業基本上都是以機械化作業為主、人工為輔。”
事實分析
行業標準亟待完善和提升
清潔已不是“拖把+水桶”,不再是一項奢侈品而是必需品。很多客戶不再滿足于基礎性的表面清潔,而是希望衛生消毒條件能夠達到國際行業標準。
但是,長期以來,清潔服務行業由于準入門檻低、標準缺失、管理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等原因,陷入惡性競爭的困局,阻礙了行業的長遠發展。“企業都希望能夠做大做強,但往往只聚焦在如何賺快錢上,卻忽視了做專做深。”凌永富說。
業內人士表示,應該通過對清潔產業缺失的相關行業標準和法規進行完善,以達到全球國際標準水平,這樣才能有效提升整個行業。
不同的行業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特別的清潔需求,比如酒店、餐飲、工廠、醫院,或需要比家里更清潔舒適、或側重食品安全衛生、或側重抗油污需耐磨、或側重感染控制。相對應的,商業清潔也需要有不同的產品和方案來對應這些需求。
泰華施(中國)總經理沈宏給出了這樣一個時間表——國內清潔產業的大變革、大轉型即將到來,中國的快速城市化發展、日益增強的疾病災害預防意識、食品安全問題正在成為這次大變革的關鍵因素和原動力。
展望未來,沈宏認為,有兩大因素可以幫助理解目前的清潔行業形勢。第一,為了提高行業標準和服務,需要一個更大的推動力來激勵清潔技術的革新。通過個人和社會兩方面同政府攜手合作激勵更高效和可持續清潔科技的發展,既能節省大量成本又能增加生產力。第二,清潔培訓不但可以提高工作能力,還能提高員工的士氣。人們也開始逐漸認識到清潔行業作為職業發展的可能性而不僅僅是一份工作。
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員孫鋼認為,清潔行業和家政行業相比較,覺得家政行業現在比較好過,家政行業好過的原因是什么?基本家政服務業是供不應求。一個產業要發展,供需平衡或者供需的走向非常關鍵。“研究清潔行業發展,必須客觀估計今后清潔產業需求的變化是什么,為什么過去人員工資占30%、40%,現在漲到70%、80%,就是人員工資增長幅度大大高過服務價格,我們現在存在過度競爭問題,必須要通過行業規范,有一個更有力的約束。”
深度觀察
拓展盈利空間破解困局
清潔技術的運用不僅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也起到重要作用。
羅興表示,清潔服務行業應該從兩個方面進行努力,一是怎么能夠提高管理效率,二是如何提供增值服務。
天津鳳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萍表示,目前保潔員的技術水平相對而言比較低。“如果想把保潔行業的人員素質提高上去,又不過多提高成本,怎么辦?就要有一個規范化的管理。我們天津保潔協會現在已經開始做等級評定。”
她介紹,企業還要另辟蹊徑增加效益。她們從保潔起家,陸續增加了家政服務、物業管理和保安服務,現在基本是一條龍服務。從去年開始,公司跟政府合作做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通過做居家養老服務。
“我們一直做收集、清掃、清運。最初三四年比較艱難,業務比較少,把握市場很辛苦,但只要堅持做下去,就能看到這個行業的機遇。”朱曉芬說,下一步,企業將繼續向專業化延伸,深入到環保和垃圾分類領域。
慧聰清潔網總經理楊立剛表示:“只有專注于清潔行業的某一細分領域,并且做成標準化的工業流程,企業才能夠持續發展。”
北京麗都信廈樓宇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馬云盛認為,清潔服務企業的規范運營和生產率的提高,與是否加大清潔機器設備的投入有著很直接的關系。設備投入得大,工作效率相應高,就能節約人力成本。
凱馳中國總經理馬宏認為,創新應該有更多的層次和更豐富的內容。比如說,除了科技產品創新,我們還可以有營銷模式的創新,還可以有新興產業的創新,如果把這幾方面結合起來,那么也許就可以找到希望的藍海。
北京新紀元保潔服務公司總經理楊軍認為,經過二十年發展,現在這個行業越分越細,我認為應該在專業化中尋找新的機遇,比如地毯,各種各樣的地毯非常多,我們把更專業的東西讓專業人去做。
“打個比方,餐飲公司開始最關注的是味道,好不好吃,第二階段關心營養,第三階段是關注健康。我有一個特別深的體會,清潔產品能不能推動整個行業往上走,清潔服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中國國際清潔產業博覽會組委會秘書長羅興總結說。
高端培訓促清潔行業現代化
清潔服務行業陷惡性競爭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