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
1.蚊蟲屬于完全變態昆蟲,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成長階段,完成一個生命周期約需14天,而卵、幼蟲、蛹在水中發育則需11-12天。
2.按蚊雌蚊每次可產50-200粒卵,卵為船型,有浮囊,一個個獨立浮在水面上;庫蚊卵集結成救生艇狀,一次可高達300粒;伊蚊卵可適應干燥環境。
取食
1.蚊子吸血時,會反復的穿刺皮膚,藉這個動作來尋找最適合的穿刺位置(以微血管密度決定)。接著,將口針刺入皮膚并注射含有抗凝血化合物的唾液,有時唾液含有病原體并可能感染寄主。
2.雌蚊吸血主要是為了交配后產卵(并非靠吸食血液維生),所以它們的口器特化為細長的喙,以便刺穿動物的皮膚。
活動
1.蚊子幼蟲又稱孑孓,通常生活在池沼、水溝或積水的器皿等處。
2.雌蚊借由特殊的感應器來尋找它們的獵物。雌蚊對二氧化碳、熱及汗水非常敏感,所以它們能在一定的距離內尋找恒溫動物的哺乳類和鳥叮咬。
蚊子的危害
1.瘧原蟲造成的瘧疾是全球人類主要的死因之一,尤其是五歲以下的孩童,更容易受到瘧疾的感染而死亡。瘧疾每年約造成3百萬人死亡;蚊子還能夠傳播多種疾病,如絲蟲病、瘧疾、登革熱、基孔肯雅病、乙型腦炎等。
2.蚊蟲叮咬過程中會將唾液注入宿主體內,這些唾液中含有抗原,會導致部分人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可能會很快發生,也可能是遲發性的。
3.蚊蟲翅膀快速振動發出的獨特嗡嗡聲讓人厭煩,導致人睡眠不足,休息不夠甚至神經緊張。
蚊子的防治建議
1.安裝紗窗、蚊帳等,物理阻隔蚊蟲。
2.每周清理房屋周圍的下水道以防止堵塞;蓋住所有儲水容器,以防止蚊蟲產卵;清除積水,清除不用的輪胎、空罐頭和空瓶子,以防它們成為蚊蟲的繁殖地;及時給花瓶和儲水容器換水。
3.不穿深色的衣服或使用氣味過于強烈的東西,比如香水和除臭劑;減少裸露的皮膚,穿好長袖、長褲和鞋子,戴好帽子。
4.夏季避開積水區、植被茂密的有區域,在戶外可使用含避蚊胺、派卡瑞丁、驅蚊脂、檸檬桉等成分的驅蚊產品。
5.美國兒科學會(AAP)僅推薦含避蚊胺、派卡瑞丁成分的驅蚊產品用于兒童驅蚊,2個月以下的嬰兒這兩種成分也應禁用;3歲以下兒童禁用含檸檬桉的產品。